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4-12-28 12:45:26 作者:楹庭律师团

发布部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冀政办函〔2012〕14号 分类导航:建设规划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规章 发布日期:2012-02-14 关键字:河北 沿海 规划
【阅读全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

(冀政办函〔2012〕1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



篇 序 言



一、规划背景



(一)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全球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产业转移日趋加快,依托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效应和逐步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将依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 选目的地。西方发达 对外投资普遍收紧,国际资金急于寻找安全出路,中国是最坚实、最广阔的投资市场。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河北沿海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必将在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转移中大有作为。



(二)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北移。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资源环境条件的改善,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特别是制约北方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正逐渐化解,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北方沿海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产业和要素南资北移,河北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必将成为资本、产业由南向北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三)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 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这标志着河北沿海等区域发展已经上升为 战略。加快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是完善 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现实需求,更是落实 战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战略举措。河北沿海地区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和 都经济圈发展的先天条件,必将协同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共同推进北方沿海地区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四)河北跨越发展的必然抉择。从世界范围看,全球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70%的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世界最发达的都市经济圈、经济带也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沿海经济已经成为提升 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沿海地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实现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目标,必须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向沿海集聚,通过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形成 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沿海与内陆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全省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生态宜居水平。



二、发展条件分析



(一)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京津,东临渤海,面向东北亚,处于环渤海区域核心地带,是京津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华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门户,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条件。



(二)资源禀赋优良。集中了 10%的铁矿、10%的油气资源和10%的海盐产能,焦煤、非金属矿等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滩涂和盐碱荒地3000多平方公里,宜港深水岸线80?7公里,海洋生物多样,拥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多得的优质沙滩,战略资源组合条件优越。



(三)交通设施完善。拥有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年吞吐量可达6亿吨。区域交通网络相对完善,铁路公路网密度高于 平均水平,已初步形成连接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集疏运体系,是 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和关内外运输的重要战略通道。



(四)工业基础雄厚。钢铁产量占 12?3%,是 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建材、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在 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良好基础,已形成一批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



(五)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 历史文化名城1座, 文物保护单位25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沧州运河文化和杂技、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河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总量仍是不足,在结构和质量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港口综合服务能力较低,功能单一;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外向型经济比重偏小;战略资源开放利用水平较低,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临港区域交通体系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较低;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镇体系发育不足,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沿海中心城市。



三、战略意义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关系河北长远发展,关系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经济发展大局,关系环渤海区域加速崛起,在 生产力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



(二)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与京津的分工与合作,为京津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提供空间,推动京津冀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三)有利于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华北、西北的对内对外开放,深化与东北亚的交流合作,发挥承东启西、承外接内、辐射华北、西北和东北亚的战略作用,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



(四)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加速集聚,对于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化工业转型升级、构筑循环经济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五)有利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强抵御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整体功能,完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水源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海岸线资源,构筑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指导思想



前瞻性。把握世界沿海先进地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经验,运用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最新技术,创新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以宽视野、高标准、大手笔,把沿海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中国气派、河北特色、充满活力的地区。



科学性。把规划的科学性作为立足点,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撑相结合,科学确定沿海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和环境承载能力,定量分析和合理安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要素的比例与布局。



共生性。把沿海地区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连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纽带,强化沿海地区和环渤海其他沿海地区、内陆腹地及海外市场的相互依赖、共同生长,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形成包括交通、产业等的共生体,实现共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性。坚持生态优先,做足山、水、园林的文章,将山地、海洋、区域生态绿网和水网融为一体,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廊道,打造风光秀丽的滨海生态景观带。



五、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近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市域,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87公里。其中,沿海前沿地带指11县(市、区)、9个产业功能区、1路、1带,陆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



11个县(市、区):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滦南县、唐海县、丰南区、黄骅市、海兴县。



9个产业功能区:北戴河新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新区、渤海新区、冀中南工业聚集区、冀东北工业聚集区。



1路:滨海公路沿线,全长303公里(不含天津段约60公里),形成沿滨海公路的经济带。



1带:沿海经济带,包括沿海产业带、城市带、人口带和滨海旅游带。



第二篇 发展战略



一、战略定位与目标



(一)战略定位。



立足渤海湾、面向东北亚、对接京津冀、服务蒙晋陕,打造区域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带动河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地,建设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试验区,中国东出西连的大通道。重点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新型工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工业体系;港口布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港口群;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制度创新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由2010年的7433?5亿元增加到1486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58%。其中,11县、9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由2010年的2184亿元增加到8736亿元。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87亿吨。



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 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 。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人与自然趋于和谐;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城乡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64%以上。其中,11县、9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7500亿元。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11?45亿吨。



二、空间发展战略格局



(一)与京津共同构筑“t”字型区域空间结构。



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行政区划特点,依托综合交通体系,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与周边区域共同构筑“t”字型空间结构,即由天津、廊坊、北京、张家口市构成发展主轴,由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市构成沿海经济带,形成辐射和带动内陆腹地、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构建“一带、两轴、三组团”空间发展格局。



结合区位特点和发展实际,科学划定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等功能分区,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化地区集聚,在沿海地区形成“一带、两轴、三组团”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指沿海11县(市、区)和9个产业功能区构成的沿海经济带。



“两轴”:沿京沈高速公路的秦皇岛—唐山—北京方向发展轴、沿石黄高速公路的黄骅—沧州—石家庄方向发展轴,形成联系河北沿海与内外腹地的主要通道。



“三组团”:指秦皇岛组团、唐山组团和沧州组团。秦皇岛组团包括秦皇岛主城区和青龙县、卢龙县2县。唐山组团包括唐山市主城区和迁安市、遵化市、迁西县、滦县、玉田县等5县(市)。沧州组团包括沧州市主城区和沧县、青县、任丘市、泊头市、河间市、盐山县、孟村县、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献县、肃宁县等12县(市)。



三、区域发展路径



(一)港区城互动发展。坚持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使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在各自发展扩张的同时,形成相互之间协调并进、共同支撑的发展格局。把港口发展所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城市发展所提升的要素承载能力、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要素聚集能力统筹考虑,协同推进,走出一条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二)区域协同发展。在沿海与腹地之间,按照“立足海洋、依托内陆、陆海联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港口建设、提升港口功能、健全集疏运服务体系,把海洋资源优势与陆域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促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在沿海港口之间,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和分工,加强相互协作,推动环渤海港口群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整体协同的有机整体。



(三)绿色循环发展。把循环经济作为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着力打造企业内部循环,区域产业配套循环,城市、乡村、社会大循环三大循环体系,努力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环境可循环净化。



(四)外向拓展发展。充分发挥港口优势,积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沿海地区开放型发展。强化与东北亚 和地区的联系,重点加强在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扩大双方贸易规模;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以境外加工贸易、承包工程、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海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五)创新驱动发展。积 推进制度和科技创新,突破制约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后发优势转化为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专栏1:新加坡发展经验借鉴

 

发挥港口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新加坡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海洋交通枢纽,通过港口建设大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逐渐成为东南亚的重要商埠和闻名世界的航运中心。港口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 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了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俗成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临港产业集群。新加坡依托地处西亚原油产地和东方石油消费区之间的区位优势,依托港口及综合发展环境的良好支撑,大力发展以石化为主导的临港产业,石化产业已达到年产7000万吨炼油、500万吨乙烯规模,成为世界重要的炼油中心和亚洲石油交易市场。新加坡的化工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位于新加坡本岛西南海域的裕廊岛上,裕廊岛由最初的7个小岛通过填海连成一体,面积32平方公里,实际使用20平方公里左右,目前有近50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的发展规模。裕廊岛正在快速发展成一个高度综合的石油化工和特种化工中心,炼油公司、上游石化公司和下游石化公司、物流公司、公用工程服务公司、技术培训机构、研究开发中心以及化工展览馆在裕廊岛上形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相辅相承的综合化工产业体系,以规模化、集约化的临港产业发展模式获得了卓越的发展成效。

 

积 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加坡受国土面积狭小、国内资源匮乏的限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 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典范。新加坡面积65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0万,2010年创造3036亿新加坡元gdp,9000亿新加坡元的外贸总额。国际众多机构的综合评判中,新加坡获得全球最开放的国际贸易及投资经济体、全球经商综合便利程度最高的地点、全球最有竞争力的 、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等殊荣,是积 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具体体现。

 




专栏2:裕廊工业区发展借鉴

 

裕廊工业区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包括裕廊工业园、裕廊港、裕廊化工岛、大士工业园和裕廊镇城区配套,是新加坡最大的综合工业区,倡导“港口-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开发模式。

 

裕廊港:裕廊港位于新加坡岛西部、裕廊工业区南岸,是亚洲最大的散装货运港,是典型的产业港。裕廊港是依托裕廊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壮大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园区产业的发展,港口与产业相互协同、互相促进。

 

城市:园区内沿裕廊河两岸规划住宅区和各种生活设施,和园区内的港口、产业同步发展,兴建了学校、科学馆、商场、体育馆、银行、娱乐设施等,为园区内港区和产业提供综合服务业支撑,使裕廊工业园成为生产和生活的综合体。

 

产业:裕廊工业区以石化、修造船、工程机械、一般制造业、物流等为主导产业。该园区产业的发展走了一条循序渐进的路子。以1961年开始开辟土地14?5平方公里作为综合启动区,而后逐步扩大开发面积,到70年代中期,裕廊工业区的发展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内企业数量已超过8000家,各主导产业也由最初的初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使临港经济渐趋成熟。

 




专栏3:丹麦卡伦堡发展经验借鉴

 

丹麦卡伦堡是目前全球生态工业园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通过园区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微生物公司,以这5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发电站为卡伦堡约5000个家庭提供热能,大量减少了烟尘排放;发电站为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工艺蒸汽、热电联产比单独生产提高燃料利用率30%。发电站的脱硫设备每年生产20万吨石膏,石膏被卖给石膏板厂,同时卡伦堡市政回收站回收石膏也卖给石膏板厂,减少了石膏板厂的天然石膏用量,也减少了卡伦堡固体填埋量。发电站每年产生3万吨粉煤灰,被水泥厂回收利用。制药厂用原材料土豆粉、玉米淀粉发酵生产所产生的废渣、废水、经杀菌消毒后被约600户农民用作肥料,从而减少高肥料用量。制药厂的胰岛素生产过程的残余物酵母被用来喂猪,每年有80万头猪使用这种产品喂养。炼油厂多余的可燃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石膏板厂和发电站供生产使用。污泥是市政水处理厂的主要残余物,这些污泥被微生物公司用来作生物恢复过程的养料。微生物公司是一家专门利用微生物恢复被污染土壤的公司。废品处理公司收集所有共生体企业的废物。并利用垃圾沼气发电,每年还提供5-6万吨可燃烧废物。

 




第三篇 港口发展规划



按照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快推进港口建设,加强岸线资源保护。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推进各港口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动港口建设、运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增长方式优、规模效应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秦皇岛港



(一)定位。优化港口功能,调整港口布局。加快实施“西港区搬迁改造”工程和山海关港区建设,拓展集装箱、杂货运输和旅游客运业务,将秦皇岛港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大港。



(二)目标。到2015年,秦皇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52亿吨,集装箱达到80万标准箱;到2020年,秦皇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7亿吨,集装箱达到100万标准箱。



(三)行动计划。将西港区散货功能逐步调整到东港区,并实施山海关港区建设。以海滨路东段和东南山片区开发改造为突破口,推进西港区综合开发改造,建设集休闲旅游、商务会展、金融商住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和河北港口经济服务中心。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西港区除集装箱以外杂货能力全部转移至东港区,在东港区大力发展散杂货和集装箱物流;在海港区和北戴河新区规划建设秦皇岛游轮、游艇码头,与国际游轮运营机构形成战略联盟,对接和融入国际高端旅游网络,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国际旅游产品档次。



二、唐山港



(一)定位。形成以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为核心,丰南港区为补充的港口布局,将唐山港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大港,服务内蒙、三北地区新的欧亚通道。其中,曹妃甸港区定位为大型综合港区,京唐港区定位为大型综合港区,丰南港区定位为为区域综合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二)目标。到2015年,唐山港港口吞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达到240万标准箱。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5亿吨,集装箱达到300万标准箱。



(三)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煤炭、矿石、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液化天然气(lng)、集装箱、通用散杂货、液体化工泊位及客滚泊位,适时启动曹妃甸港区第五、六港池和丰南港区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煤炭、铁矿石专业化码头通过能力达到3亿吨以上,形成 最大的大宗干散货储运中转基地。结合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液体散货、杂货和多用途码头,逐步增强“北煤南运”功能,打造大型综合港区。京唐港区重点加强杂货、液体化工和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以及煤码头功能调整,积 发展集装箱物流,形成京津冀地区集装箱运输的新局面。丰南港区作为唐山港的重要补充,重点发展杂货、干散货、集装箱和重件运输,为后方冶金、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服务,形成为区域综合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在曹妃甸湿地依托现有景区打造国际级旅游度假区,与唐山湾生态城共同建设港区绿色家园。



三、黄骅港



(一)定位。形成以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为主,河口港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加速由煤炭装船港向综合性港口转变,打造区域性综合大港,成为沟通冀中南以及山西、豫北、鲁西北等地的出海口。



(二)目标。到2015年,黄骅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达到170万标准箱。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达到200万标准箱。



(三)行动计划。增强“北煤南运”功能,强化在 “北煤南运”下水港中的地位。重点实施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有序推进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液体化工等专业化泊位和通用泊位建设。散货港区和综合港区主要服务腹地经济,按照“因港而生、临港而立、依港而兴”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依托区位优势、腹地产业支撑和疏港交通体系,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



第四篇 产业发展规划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理念。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行绿色增长模式,使经济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努力构建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方向的绿色产业体系。



(二)发展路径。



充分利用外部发展环境,发挥自身资源及能力支撑优势,遵循“自生、内联、外引”的产业发展路径,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



1?自生。科学开发利用港口、岸线、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寻求自身资源衍生的产业发展路径。



2?内联。顺应 战略重心北移趋势,结合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承接产业转移,走出一条关联协同的产业发展路径。



3?外引。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充分利用自身区位及资源优势,积 寻求国际对接,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



(三)发展重点。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沿海经济特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发展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高技术服务和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积 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特色农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1?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合重组的原则,打造现代化的世界级钢铁生产基地。按照发展整机、壮大配套、培育龙头、推进聚集的原则,打造中国北方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按照扩大规模、集约集聚、延伸链条、循环发展的原则,打造现代化的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立足京津冀建设需求,优化调整建材产品结构,打造北方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以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消防电子、楼宇自控设备、数字医疗仪器制造等电子设备整机和配套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医学工程装备、工业智能装备等,培育航空装备产业等高端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积 发展以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结构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推进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沿海及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推广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广以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与节能环保服务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积 发展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三大港口为龙头,规划建设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打造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的国际化现代综合物流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海滨旅游资源,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带、生态观光旅游带、长城风光文化旅游带和沧州运河文化旅游带,依托唐山近现代工业文明和地震遗迹、清东陵、吴桥杂技、沧州武术等打造人文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开发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出版印装发行、现代传媒、文化演艺、影视创作、动漫游戏、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构建以大型综合性商业为龙头的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性代理中心、采购中心和商业信息中心。积 承接软件开发、金融后台数据分析、工业设计、动漫外包等高端外包业务,建设服务外包基地。



4?积 发展特色农业。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形成一批小麦、玉米、杂粮等优质粮生产基地。面向京津市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绿色有机蔬菜,做大做强优势蔬菜品牌,建设高档蔬菜和出口蔬菜生产基地。改良果品品种,培育知名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特色优势果品基地。加快良种繁育和优质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推进集中饲养、规模饲养、绿色饲养,建设京津优质肉类等畜禽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面向东北亚建设珍稀皮毛养殖基地。利用好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推广水产品精深加工和保鲜保活,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和休闲渔业。充分利用山区林木、沿海湿地及林地、乡村田园、乡村民俗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一批集科技、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和休闲农庄。



5?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提升海洋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打造临港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为方向,推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海洋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快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深化发展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积 培育海洋生物产业,加快海水综合利用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建设新兴海洋产业基地;整合提升临港钢铁产业,发展壮大临港石化产业,调整优化临港能源产业。



二、构建沿海产业带



以沿海高速和滨海公路为纽带,促进产业和优质生产要素向滨海地区聚集,重点打造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两个增长 ,构建“11县(市、区)、9区、6基地”的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



(一)沿海11县(市、区)产业发展。



1?山海关区。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及配套、铁路器材、风电设备、核电装备、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



2?海港区。重点发展旅游业、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玻璃及深加工、粮油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3?北戴河区。重点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展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



4?抚宁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压延、建材、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5?昌黎县。重点发展葡萄酒、商贸流通、海洋经济、特色种植、机械加工、畜禽养殖等产业。



6?乐亭县。重点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能源、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



7?滦南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与海产品加工、制盐、化工、食品、电子等产业。



8?唐海县。重点发展环保设备、装备制造、新材料、港口物流、休闲旅游、商务会展等产业。



9?丰南区。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精品陶瓷、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现代物流、观光旅游等产业。



10?黄骅市。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港口物流、海水养殖及海产品加工等产业。



11?海兴县。重点发展盐化工、临港物流、装备制造、新能源、轻工食品等产业。



(二)建设9大产业功能区。



1?北戴河新区。规划控制面积478?3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展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中国北方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1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数据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着力强化数据产业基地(园)建设,打造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特色明显的数据产业集群。



3?乐亭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30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品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滨海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以河北钢铁集团为龙头,建设精品钢铁深加工产业园;以旭阳化工产业园为龙头,建设现代精细化工产业园;以三一重工乐亭工业园为龙头,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形成具有2000万吨精品钢生产能力的循环经济型钢铁深加工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及煤化工基地。



4?曹妃甸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943?7平方公里,其中曹妃甸工业区3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高新技术和现代物流等临港优势产业和电力、海水淡化、新型建材、出口加工等关联配套产业,打造形成年产5000万吨精品钢、4000万吨炼油、400万吨乙烯,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世界级临港产业集聚区。



5?丰南沿海工业区。规划控制面积180平方公里。承接曹妃甸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以及京津地区产业辐射,重点发展精品钢铁及深加工、装备制造、精品陶瓷、新型材料、高新技术、精细化工和仓储物流业,形成1000万吨的精品钢生产能力,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具有影响力的装备制造基地、精品钢铁及深加工基地、精品陶瓷生产集散基地。



6?芦汉新区。规划控制面积283平方公里,其中芦台开发区133平方公里,汉沽管理区1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信息服务外包、高端服务业等。着力打造信息产业园区、玻璃产业园区、特种建材钢品产业园区、自行车产业园区、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唐津经济对接的桥头堡。



7?渤海新区。规划控制面积3321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钢铁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湿地旅游等产业,打造以2000万吨精品钢生产能力为引领的钢铁产业集群,打造以2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为引领,协同氯碱化工、煤化工的世界级化工产业集群,形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北方化工产业基地、河北南部特钢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华北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基地和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



8?冀东北工业聚集区。规划控制面积11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曹妃甸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市提供临港“窗口”和桥头堡,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推进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及面向曹妃甸工业区和唐山湾生态城开发的配套产业。



9?冀中南工业聚集区。规划控制面积10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渤海新区综合比较优势,为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保定、廊坊市及腹地工业向沿海转移提供平台和载体,推进冀中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东西两个片区,东区重点发展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业,西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信息、五金制品、轻工、食品等都市型工业。



(三)培育6大产业基地。



依托区位、港口、产业等优势资源,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加速省内产业向沿海地区聚集,重点培育六大沿海绿色产业基地。



1?精品钢铁基地。严格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通过大规模联合重组和技术改造,推进钢铁产业向精深加工和产业链高端发展。重点发展造船板、桥梁板、锅炉板、高强度轿车用钢、管线钢、硅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h型钢、家电板及中高端建筑用材为主的精品钢产能。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兼并重组其他中小钢铁企业,打造渤海集团等2至3家千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面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推动钢铁企业向临港和资源富集区聚集。



重点建设曹妃甸精品钢、丰南沿海精品钢、乐亭新区及滦南造船用钢、黄骅港优特钢等4大钢铁产业基地,打造现代化的世界级钢铁生产基地。



2?石化产业基地。按照集约集聚、延伸链条、循环发展、安全环保的原则,优先发展石化产业,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积 推进与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 大型石化企业的战略合作,在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和任丘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同时依托河北沿海的海盐和煤炭资源,扩大渤海新区tdi等高端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渤海新区、乐亭新区现代煤化工和盐化工基地建设,协同石油化工,共同打造 重要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基地。



重点建设曹妃甸工业区、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乐亭临港工业聚集区等化工产业集群。在滦南经济开发区,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打造多晶硅产业基地;将南堡开发区列为海洋化工、盐碱化工及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的同时,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与钢铁工业相配套的煤焦化、煤气化产业,不断提高甲醇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依托丰富的海盐资源,在渤海新区、曹妃甸新区打造百万吨pvc生产基地。



3?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按照发展整机、壮大配套、培育龙头、推进集聚的原则,加快建设为整机配套的基础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形成一批整机带动能力强、配套体系较为完整、功能较为齐全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能源环保装备、工业智能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及专用设备等领域的装备制造业。在唐山主城区发展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和节能环保设备,建设动车制造基地。在沧州主城区和盐山、孟村、青县建设管道和管件装备基地,在沧州渤海新区有序发展大容量先进风电装备和专用汽车制造业。在秦皇岛山海关区和海港区发展修造船、电力设备、高速铁路设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



重点建设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临港产业聚集区、秦皇岛杜庄工业聚集区、丰南沿海工业区、乐亭临港工业聚集区、曹妃甸工业区、嘴东工业区、黄骅港开发区等装备制造业集群,将河北沿海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依托自身产业及其他综合资源支撑,充分对接京津的人才及产业,重点发展行业电子和应用软件,建设信息产业基地;以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结构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超纯合金等耐磨金属材料、高附加值金属材料、钛基复合材料、纳米晶合金和特种陶瓷等复合功能材料,以及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防辐射涂料、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建设 级新材料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进海洋生物、海洋工程及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深海作业及海洋油气开发等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关键装备制造,建设新兴海洋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工业智能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品。



重点建设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芦汉新区、乐亭新区、曹妃甸新区和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渤海新区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将河北沿海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5?现代物流基地。以三大港口为龙头,依托与纵深腹地相连的冀东、冀中南物流通道,按照“大港口、大枢纽、大物流、大商贸”的思路,加快建设煤炭、钢材、铁矿石、化工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等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在唐山建立煤炭、钢材、铁矿石为主的交易中心,在秦皇岛设立煤炭交易中心,在沧州渤海新区设立化工产品交易中心。



重点建设秦皇岛港口物流园、秦皇岛临港综合物流基地、京唐港口物流园、曹妃甸港口物流园、黄骅港口物流园,重点推进海关特殊监管的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的规划建设,打造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的国际化现代综合物流基地。



6?高端旅游休闲基地。充分发挥海滨海岛、湿地温泉、森林景观、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等优势旅游资源,以建设秦皇岛 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唐山湾旅游岛综合开发、曹妃甸湿地综合开发、南大港湿地和南排河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为契机,在山海关、北戴河等传统旅游休闲区之外,打造新的高端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北戴河新区、唐山湾旅游岛、唐山湾生态城休闲度假区、曹妃甸湿地景区、滦河口生态旅游区、唐津运河旅游度假景区、南大港湿地景区、南排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形成国际一流的滨海旅游休闲基地。



第五篇 城镇发展规划



树立绿色生态理念,以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广世界领先的节能技术、水处理技术、垃圾处理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交通便利的绿色城市,着力打造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镇。



一、发展目标



建设生态新城,着力打造沿海中心城市,积 培育特色城镇,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将沿海城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环境优美、风情独特、休闲宜居的海滨城市带。



二、空间结构



统筹沿海地区各级城镇发展,充分利用沿海荒地、浅滩和生活岸线资源优势,构筑“一带、三中心、三新城(区)、多节点”相互依托、相互关联的沿海城镇体系。



一带:指沿海城镇带。



三中心:指唐山、秦皇岛、沧州3个中心城市。



三新城(区):指唐山湾生态城、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3个滨海生态新城(区)。



多节点:指其他县城和小城镇构筑的特色城镇。



三、做大做强三个中心城市



着力发展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大中心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实现率先发展,打造成为对接京津、承担区域职能的重要支点。



秦皇岛。 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 历史文化名城,电子信息、重型装备、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基地,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综合性港口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35万人。



唐山。 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动车制造、重型装备、汽车制造、新型建材、石油化工、现代物流基地, 循环经济示范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20万人。



沧州。 重要的管道装备基地,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特种钢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基地, 重要的能源资源运输通道,沿海港口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以上。



四、加快建设三大生态新城(区)



按照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和港口、港区与港城互动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唐山湾生态城、北戴河新区和黄骅新城。结合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特点,建立完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一)唐山湾生态城。



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港口城市,京津冀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到2020年,建成人口规模达到40万人的滨海生态示范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03平方公里左右。



2?空间布局。按照港城协同、港城一体发展的思路,规划到2020年形成“一城两区、组团聚合”的空间布局形态。“一城”是指唐山湾生态城;“两区”指以溯河、青龙河、滦南第二泄洪道等自然水系为绿色生态廊道,形成八里滩和柳赞两大城市片区;“组团聚合”是指以绿色生态网络将东西两大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城市组团,形成组团式聚合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田、海、湖、城”一体的滨海生态城市特色。在生态城内规划4?5平方公里的日本生活区,作为中日生态工业园的配套生活基地。



3?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详见下表。(表略)



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以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高端产业为支撑,以生态低碳为导向,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文化新区,打造滨海生态示范新区和中国最高节能标准绿色建筑示范区,打造成为河北沿海重要的增长 。到2020年,新区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2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1.8平方公里以内。



2?空间布局。规划采取分散布局、点状发展的模式,注重各功能区间的生态隔离,形成“一带两区四片多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带”指滨海旅游度假带;“两区”指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四片”指4个功能片区,为南戴河片区、中心片区、赤洋口片区和七里海片区;“多点”指规划范围内保留发展的镇区和重点培育的中心村,为乡村地区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同时是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考虑到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及功能定位,应合理控制人口容量,以及建设用地的开发规模与开发强度。



3?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详见下表。(表略)



(三)黄骅新城。



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交通枢纽,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滨海生态示范城市。到2020年,新城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7?96平方公里左右。



2?空间布局。采用紧凑集约的布局方式,规划到2020年形成“一核一 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一核”是指黄骅中心城区和南大港;“一 ”是指临港工业区和配套生活区;“两组团”分别是南排河组团和海兴组团,形成东西向城镇、产业发展轴和沿津汕高速公路的城镇发展轴。利用湿地、水库、自然保护区等景观生态区,形成生态涵养带。



3?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详见下表(表略)



(一)推进县城扩容升级。



加快昌黎、抚宁、乐亭、滦南、唐海、海兴等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建设,推进县城与中心城市、滨海新城的基础设施连接和功能对接,成为沿海城市带的重要节点。积 发展迁安、遵化、任丘、河间、泊头等县级市,完善提升服务功能,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打造成为高品质的中等城市。



加快壮大沿海前沿地带县城规模,促进人口、产业向沿海城镇聚集。到2020年,县城人口规模全部达到20万人以上。以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为着力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实施“花海工程”,形成“防护型、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的城镇绿化新格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推进城区街道和重点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风貌,全面提升县城建设水平。



(二)建设滨海旅游风情小镇。



充分利用滨海景观特色和旅游资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先培育20至30个重点建制镇,到2020年,镇区平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左右。重点完善城镇功能,高标准搞好商业街、美食街、休闲街、文化街等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街区,建设一批具有浓厚滨海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农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动城镇供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积 构建城乡一体、链状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城镇产业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引导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统筹城乡社区建设,推动城乡近郊一步到位实现城镇化,积 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六篇 综合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



加快构建沿海地区连接港口与腹地的交通体系,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打开河北沿海与腹地和西部能源带的通道,建设大开放、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一、打造五大交通廊道



在沿海地区规划建设海滨大道、滨海公路、高速公路、城际轻轨、高速铁路五大交通廊道,五大廊道功能各有侧重。



海滨大道。联系滨海各生活组团、滨海旅游景区景点,具有观海、观景、游憩休闲功能的景观大道。主要带动沿海生活及旅游,串联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唐山湾旅游岛、乐亭新区、唐山湾生态城,经天津滨海接至沧州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



滨海公路。在现状基础上改造升级为沿海快速路,联系沿海9大产业功能区以及各类产业园区和基地,是带动沿海产业发展的纽带。主要连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乐亭临港工业区、曹妃甸工业区、冀东北工业聚集区、丰南沿海工业区、黄骅临港工业区和冀中南工业聚集区等。



高速公路。联系港口与腹地、城市与园区的快速运输交通,形成畅通的物流集疏运系统。重点建设沿海高速公路沧州段,与天津、唐山、秦皇岛市现有的沿海高速公路,形成贯穿秦皇岛市区、北戴河新区、乐亭新区、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的便捷通道。建设邯港(黄骅港)、承秦等高速公路,与京沈、津汕、石黄等现有高速公路,共同构筑港口与腹地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



高速铁路。联系与京津及冀内陆城市的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重点建设京唐(曹妃甸)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京曹—渤海新区城际铁路、石家庄—衡水—沧州城际铁路、承德—秦皇岛城际轨道,完善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形成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网络。



城际轻轨。联系沿海各城市组团、城市与产业功能区之间的客运交通,具有点到点快速通达特征。重点建设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工业区,接入天津滨海新区,延伸至黄骅新城,促进沿海地区城际交通一体化,并与城市公交系统相衔接,形成沿海综合客运交通体系。



二、构建综合运输通道



在沿海地区构建“四纵五横”的综合运输通道,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四纵”:环渤海综合运输通道、长深综合运输通道、京沪综合运输通道、京九综合运输通道。“五横”:蒙冀出海综合运输通道、西北北部出海综合运输通道、保黄综合运输通道、石黄(津)综合运输通道、邯黄综合运输通道。



三、完善区域铁路网



构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港口后方集疏运通道,加快建设北京—唐山—曹妃甸高速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打造京秦、承秦等城际轨道交通,形成京津冀地区快速交通圈。加快建设邯黄、张曹、蓝丰铁路,推动朔黄等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秦皇岛、唐山、沧州铁路枢纽。



在既有运营的9条铁路基础上,新增铁路11条,到2020年形成20条主要铁路。按照功能划分为4类,客运专线3条、城际铁路3条、客货混行8条、货运专线6条。



四、优化区域公路网



(一)高速公路。完善沿海地区高速路网,加快承秦、廊沧、京沈迁西支线、京沈迁安支线、京沈第二通道、迁曹高速、唐廊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到2015年,形成“八纵六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392公里。



(二)干线公路。畅通秦皇岛—曹妃甸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渤海新区快速公路通道,强化与辽宁沿海、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公路联接。加快疏港公路建设,升级改造西联晋、蒙的干线公路,加强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提高国省干线路网覆盖率,促进普通干线公路网向新城、新区以及产业集聚区、重点旅游景区延伸。到2020年,国道和省道等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3600公里。



五、加快机场建设



(一)加快北戴河机场建设。加快建设北戴河机场,将北戴河机场打造成为环渤海湾中支线口岸机场,主要为国际性旅游、公务和商务旅客提供航空服务,山海关机场的民用功能逐步转移至北戴河机场,既作为北戴河的国际空港,又作为近期面向曹妃甸的国际空港。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0?7万吨/年;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8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6万吨/年。



(二)提升唐山机场的运营能力。唐山三女河机场定位为冀东重点支线机场。在现有的客货运基础上稳步提升运营效能,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3万吨/年;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18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1万吨/年。



(三)积 推进沧州机场和曹妃甸机场前期工作。沧州机场定位为支线机场,在现有港口建设的基础之上,尽快推进空港的规划建设,形成海港空港齐头并进,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依托曹妃甸新区建设,积 开展曹妃甸国际机场的前期研究论证,科学制定建设方案,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规划发展临空经济,形成临空产业集聚区,优化提升冀东北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积 谋划建设通用机场。在重点产业聚集区、旅游景点谋划建设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培育飞行员培养、低空旅游市场开发等通用航空项目。



六、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一)能源基础设施。按照“上大压小”方式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在新城、重点县城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完善沿海地区500千伏网架和配套电网,提高跨区输电和受电能力。加强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在渤海新区、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秦皇岛建设沿海及海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鼓励利用沿海滩涂建设光伏电站。加快南堡油田、渤海湾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曹妃甸大型商用原油储备库和任丘华北油田地下储气库,建设渤海西岸油气接卸及储备基地。规划建设鄂尔多斯至唐山港、黄骅港的液体化工输送管道。



(二)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和引黄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沙河干渠、石津干渠等干线工程,新建任丘、河间等调蓄工程。开展“引滦入唐”除险加固,建设“引青济秦”与石河水库连接、戴河与新河连通、北戴河新区、曹妃甸工业区、乐亭三期、丰润和南堡的供水工程。加快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适时推进滨州小开河引黄工程,提高沧州地区和渤海新区的供水保障程度。到2020年,沿海前沿地带新增年供水能力7?3亿立方米以上。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实施滦河干流、子牙新河、蓟运河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青龙河、石河、南排河等重要支流治理,提高沿河城镇防洪标准。新建和加固海堤,提高沿海地区城乡和重点工业区防洪防潮标准。



(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信息化示范工程和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加快电子交易、物流信息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构建港口之间、港口与腹地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管理。加强与京津的信息化战略合作,建设秦唐沧一体并与京津和环渤海地区有效对接的沿海物流信息交换中枢。



第七篇 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规划



一、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土地资源。



在严格保护耕地和沿海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沿海未利用地资源。城镇建设因地制宜、集约利用滩涂、盐碱地和荒草地,唐山重点做好滩涂的利用和改造;沧州重点做好盐碱地、滩涂的利用和改造;秦皇岛重点做好荒草地和山地的利用和改造。



(二)水资源。



加强开源节流和重点地区水资源配置,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灌溉,淘汰高耗水落后产业,提高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扩大海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比例和范围,降低工业耗水量和新取水量。积 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工程和海水综合利用基地,远期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日。加快推进跨流域引水工程建设,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切实保护好水资源。



到2020年,沿海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1?44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工业用水量6?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12?4亿立方米,城乡生活用水量2?5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5亿立方米。城镇大生活用水定额不超过229升/人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不超过20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定额不超过230立方米/亩,井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8,渠灌区提高到0?6;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87%以上;城镇管网漏失率降至9%以内,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三)岸线资源。



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科学划定岸线利用类型,规划农渔业岸段71?57公里、港口航运岸段63?11公里、工业与城镇建设岸段119?05公里、矿产与能源岸段52?3公里、旅游娱乐岸段89?778公里、海洋保护岸段79?56公里、特殊利用岸段9?49公里、保留岸段2?14公里。



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和范围,为城市发展和临港产业建设提供空间。按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分步,合理配置旅游岸线。严格保护滨海湿地等生态敏感区,恢复和培育生态涵养功能,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格局。



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生态功能区管制



依据我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科学划定沿海生态功能区,为沿海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对自然保护区、地表水源保护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调蓄洪区、海岸线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管制,严格禁止开发建设项目随意侵占和破坏生态保护区。



(二)生态屏障建设。



依托岸线、水系、山脉等自然空间,打造集防风、防浪、游憩、观赏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沿海绿色生态廊道。加强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大力实施“绿廊花海”工程。487公里海岸建设滨海绿廊;沿洋河、石河、滦河、陡河、南排水河、宣惠河建设6条生态绿廊。沿海滨大道、滨海公路、沿海高速公路、高铁、城际轻轨建设生态绿道,重点沿海滨大道建设景观廊道,突出慢行、休闲、旅游功能。



北戴河新区、唐山湾生态城、黄骅新城,沿海11县(市、区)9区全部进行绿化美化,实施花海工程,大幅提升绿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城镇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0平方米以上。曹妃甸新区、北戴河新区、渤海新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11县(市、区)分别建设不少于1个3000亩的城郊森林公园。



到2015年,沿海地区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52292公顷(78?4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其中,海岸基干林带13741?8公顷,通道绿化12207?2公顷,森林公园2293?4公顷,园区绿化6050?3公顷,绿化城镇87个、村屯1954个,面积17999?3公顷,湿地公园1524?6公顷,自然保护区35000公顷。



(三)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减排工程,开展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城镇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沿海11县(市、区)9区和重点镇都应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优化城市用能结构,积 发展集中供热,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采用世界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装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降低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到2020年,沿海区域主要江河湖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控率达到90%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控率达到100%以上,100%的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90%的主要江河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城镇过境河段水质明显好转,河流最小生态环境用水保证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地下水超采区减少开采量3?0亿立方米。区域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80%以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5%以上。



第八篇 对外开放规划



发挥沿海优势,拓展开放深度和广度,建立起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大开放的新格局。



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立足全球谋划产业发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引导相关市场主体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发展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和生产链条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投资沿海地区,重点吸引国际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向我省沿海地区转移。面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外企、央企、民企战略投资者,引导其在沿海地区设立生产企业和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创新投资促进方式,积 利用跨国并购方式承接发达 高端产业转移,推进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



(二)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完善“走出去”政策和服务体系,支持钢材、水泥、玻璃、陶瓷、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和企业到境内外投资办厂,有效转移省内富余产能,带动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境外实体企业、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跨国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在海外开展矿产和能源资源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基地。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通过项目贷款贴息等措施,帮助企业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三)积 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出口基地,力争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省级出口基地升级为 级出口基地。支持发展一批出口优势企业,对出口基地和重点企业,优先下放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出口许可证管理权限,优先赋予重要商品进出口配额和经营资质,优先使用 和省级贸易促进资金,优先安排重点展会展位,优先支持开展网上国际贸易。深度开拓重点目标市场,巩固欧美、日韩、港台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俄罗斯、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建立营销体系。



二、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一)建设中日生态工业园。在曹妃甸工业区内规划建设中日生态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近期为60平方公里,远期为120平方公里。以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取向,重点发展绿色产品制造业、循环产业、生态工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四大产业,培育循环产业基地、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综合物流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六大基地,建设中日绿色创新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生态工业旅游中心和研发孵化中心,建成世界级绿色增长和经济发展转型的样板区、中日经贸合作转型的重要平台、曹妃甸快速崛起的引擎和河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打造中新高端旅游度假区。依托北戴河新区滨海旅游资源,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与新加坡合作,共同打造“北戴河中新高端旅游度假区”,构建世界级旅游硬件和软件环境。借助北戴河在世界的知名度和新加坡海外丰富的客户资源、网络资源,将北戴河滨海旅游融入世界旅游体系。



(三)建设中日韩国际合作试验区。在渤海新区与日韩联合建设码头、物流、工业三大产业板块。引进先进的生态、环保等技术,在黄骅城区共同建设中日韩生态新城,打造与临港产业区相互依托、智慧智能、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城。规划控制面积55平方公里。



(四)加强与腹地开放合作。加强沿海与内陆腹地联系,与华北、西北地区等腹地合作共建港口、疏港交通等综合运输体系和临港产业园区。主动在山西、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和省内内陆城市建设内陆港。积 建设北京临港工业园、山西临港产业园、内蒙临港产业园、河南临港产业园和甘肃临港产业园等。密切与省内腹地的经济联系,建设冀东北产业园、冀中南产业园。



(五)加快开发区扩容升级。加快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品牌园区建设,适时扩容调整。支持沿海省级开发区向 级开发区升级,争取在曹妃甸新区设立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11县(市、区)都要培育一个 级或省级开发区。积 申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争取在唐山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建立综合保税区,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开展出口加工和保税物流业务。



(六)搭建对外开放平台。着力办好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沧州管道装备展览会和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打造展会品牌,提高沿海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力提高沿海生态新城(区)承办国际及 性会展活动的能力,每年定期举办大型、国际性商贸、旅游、文化活动。



第九篇 实施措施



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突破口,强化沿海三市区域发展统筹协调。在管理体制、土地利用、统一市场体系建立、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集聚、金融贸易、投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合理匹配事权和财权。支持沿海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整合唐山、秦皇岛、沧州3市的沿海新区以及新区范围内的县(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行政体制,建立责权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程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搭建区域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建立工业聚集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各市、县建立相应协调机制,解决工业聚集区发展中的问题。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对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给予土地支持,对符合 产业政策、向沿海转移的重大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合理控制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财税激励政策,对沿海市、县在沿海“飞地”上开发建设的工业企业,实现税收全额分享。降低工商注册门槛,在法律、法规、规章许可条件下,坚持非禁即入、非限即许。完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在秦皇岛建立以煤炭为主的交易中心,在曹妃甸新区建设以钢材为主的交易中心,在渤海新区设立以铁矿石为主的交易中心。推进企业体制改革,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鼓励国有独资企业实施多元化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推动企业上市;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能源资源开发等领域。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围绕精品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优化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 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同时积 创造条件吸引一批知名的研究单位设立分支机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一步到位”的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推进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聚集区的承载功能。加快建设与产业聚集相适应的公用基础设施,优先完成起步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区外设施的互通对接。实现沿海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加快建设与人口聚集相适应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统筹考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建设与绿色增长相适应的生态环保设施,实行污染集中治理、集中控制,提高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工业聚集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人才集聚机制



积 推行“一个人才、一个品牌、一个产业”人才开发模式,通过扶持人才创业与引进龙头企业,实现用产业集聚人才、用人才引领产业。在沿海3市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人才中介机构与国内人才丰富地区的合作,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鼓励人才以柔性流动方式到沿海3市从事教学科研、项目合作、技术服务和投资创业。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紧密结合沿海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从学历学位认证、安家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优化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河北沿海地区居住、创业。



五、探索先行先试政策



按照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要求,鼓励在技术研发合作、人才交流培养、跨国港口物流、口岸通关改革、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标准制定、认证检验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建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申请省和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围绕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鼓励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构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围绕提高港口国际化经营水平和港腹互动能力,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的港口、轮船、货代及物流公司合作,逐步开辟和扩大国际、国内班轮和不定期客货运航线,加快口岸设施和功能建设,推进电子口岸和大通关,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货物处理成本;围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改革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以沿海3市政府为主导,构筑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展“五外”互动的开放协作机制,外事、外宣、外智“三外”结合的开放保障机制,产学研和商协会等社会组织积 参加的开放参与机制,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结合的贸易摩擦风险应对与援助机制,省市县各级各类外经贸发展资金、开放型经济发展资金有机结合的支持促进机制等,推进开放型经济各领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开放型工作体系。



六、建立完善投融资体制



引进大项目、培育大龙头是沿海产业发展和工业聚集区建设的重点。要积 破解资金瓶颈,引进一批产业支撑大项目。拓宽筹资渠道和方式,鼓励沿海市、县和产业集聚区建立投融资平台,支持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采取bot、bt、ppp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在产业集聚区设立创新、创业投融资机构平台或融资机制,支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经营。创新投资促进方式,积 利用跨国并购方式承接发达 高端产业转移,推进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

(完)

一键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胜诉公告

更多

律师团队

更多
  • 董国女律师

    国女律师

  • 路永强律师

    永强律师

  • 孟雷律师

    雷律师

  • 汪庆丰律师

    庆丰律师

  • 张凤宾律师

    凤宾律师

  • 杨庆律师

    庆律师

  • 刘云律师

    云律师

  • 刘敬祝执行主任

    敬祝执行主任

一键咨询一键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楹庭动态

更多

联系我们

立即咨询
咨询热线:400-008-3855
010-88825707
010-88825708
010-88820298
拆迁电话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08号横琴人寿大厦12层
在线-留言 拨打-电话 了解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