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2-28 12:12:07 作者:楹庭律师团
浙江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
《浙江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长
2013年1月11日
章总则
条为了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保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国有资产,是指本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包括 出资企业及其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
本办法所称的 出资企业,是指本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第三条企业国有资产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级管理,实行政企分开、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不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并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体制、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式,落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
第五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 出资企业及其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机关按照职责,做好企业国有资产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有资本收入及其支出实行预算管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安排,不列赤字。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损害 出资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九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 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授权其他机构(含部门,下同)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特定的 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可以将部分出资人职责委托有关部门、机构履行。
委托履行部分出资人职责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委托事项、期限和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一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 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维护 出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自主权,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不得向企业摊派费用和索要财物,不得利用股东地位滥用权利以及损害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依法制定修改或者参与制定修改 出资企业的章程,并将有关章程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三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加强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财产转让、投资、负债、担保、捐赠等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其受委托履行部分出资人职责的部门、机构不得指定 出资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或者捐赠。
第十四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加强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职工薪酬的监督管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第十五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自文件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六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与考核。
第三章 出资企业
第十七条 出资企业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和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八条 出资企业享有以下权利:
(一)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经营自主权;
(三)对其所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四)依法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十九条 出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依法经营,接受有关部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三)承担社会责任;
(四)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逐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编制企业年度生产经营、投资、资本运营等全部经营活动的预算报告,落实全过程监控。
第二十一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重大事项,应当实行集体讨论、依法决策,并记录存档。
前款规定的重大事项,按照 、本级人民政府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规定确定。
第二十二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依照 和省有关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和企业事务公开,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建立企业债权管理制度和年度举债计划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加强企业债权、债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建立担保跟踪监测预警制度和捐赠报告制度,加强担保与捐赠管理。
第二十五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建立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分析报告制度,组织开展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等动态监测活动,加强投资管理。依照 和省有关规定,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机构办理相关手续的,从其规定。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开展境外(指中国大陆以外,下同)投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投资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符合 产业政策、 和驻在国(地区)法律以及相关国际条约。
(二)派驻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实行定期轮换,并不得在驻在国(地区)有其他投资和任职。
(三)境外企业产权不得代持;确因驻在国(地区)法律规定需代持的,应当办妥证明代持关系的法律手续。
(四) 和省对境外投资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 出资企业的改制、关联交易和国有资产转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清产核资以及生产经营过程形成的不良资产,应当在具有资质的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或者划转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并事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按照 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健全相关制度,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价。
第二十九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应当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保障企业法律顾问依法开展工作。
企业法律顾问负责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法律事务,有权对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出资企业管理者
第三十条选择和考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管理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进行。依照有关规定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选择、考核 出资企业管理者的,从其规定。
选择和考核国有资本参股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按照该企业的章程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的 出资企业的管理者,是指 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第三十一条考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管理者,应当按照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效益与发展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设置对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及其权重,建立并完善对管理者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十二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管理者,对企业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应当遵守企业章程规定,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不得侵占、挪用企业资产,不得超越职权或者违反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不得有其他侵害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者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三十四条 出资企业实行国有产权 代表报告制度。 代表应当就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和个人履职情况,定期或者专项向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告。
前款所称的国有产权 代表,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设董事会的为经理),以及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中由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机构指定的人员。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人事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推行 出资企业外派董事、监事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 出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第五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
第三十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照 、省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指导 出资企业做好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统计等基础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 出资企业资产分布和变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并与财政等部门建立 出资企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十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 出资企业的资产财务状况和营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统计分析结果。
第三十九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有下列情形 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一)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清算;
(二)企业改制;
(三)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或者企业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发生变动(上市公司除外);
(四)企业转让财产,或者企业出租资产(营业执照载明出租资产作为经营范围的企业除外);
(五)以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或者偿还债务;
(六)接受其他单位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或者抵债;
(七)收购其他单位的资产;
(八) 、省和企业章程规定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国有股权之间无偿划转的,可以免予评估。
第四十条从事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活动,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机构资质条件;
(二)机构设立已满三年,且近三年内无违法从业记录;
(三) 和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同一经济行为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业务,不得交由同一家中介机构承接。
第四十一条 出资企业之间、 出资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发生产权、合同等纠纷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申请调解。
第六章国有资产监督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履行出资人职责情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接受监督和质询。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情况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四条审计机关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企业国有资产状况、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 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法干预 出资企业经营活动的;
(二)违法向 出资企业摊派费用或者索要财物的;
(三)违法披露 出资企业的未公开信息的;
(四)利用股东地位滥用权利,损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四十八条 出资企业管理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 工作人员的,由有权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 出资企业及其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以外的其他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乡镇人民政府(含街道办事处)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法律、行政法规对文化、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本办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