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为征地补偿款捆母亲送精神病院,虐待老人怎么处罚

时间:2016-04-18 15:10:18 作者:楹庭律师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特别是城市周围农村的土地相继被征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征地补偿款如何公平、公正分配,成为农民密切关注的问题,由此引发的诉讼纠纷逐渐增多,笔者通过研讨案例、走访座谈等形式就农村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此类纠纷的原则和方法,以求此类纠纷得到公平、公正解决,矛盾得到化解,执法尺度得到统一。

一、农村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相关案例及争议

甲、乙、丙系丁的三个儿子。甲生前与丁共同生活。1998年8月1日杞县城关镇某村民委员会颁发了以甲为承包户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丁的土地包括在其中。 2005年农历5月15日丁去世后,丁的土地继续由甲耕种。2011年12月1日甲在杞县城关镇某村民委员会领取丁的土地补偿款17953元。乙、丙提出异议,认为其父丁名下的土地补偿款属于遗产,应当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予以继承。为此,乙、丙于2011年12月9日向杞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甲退还给乙、丙现金11968元。

对该案的处理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种意见认为,土地征用补偿款属于遗产,应当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予以分割。其理由是甲一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明确载明了丁有一份承包地,根据物权法定原则,该份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属于丁的遗产范畴,土地征用补偿款系承包经营权所产生的收益,应当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依法予以继承,三个兄弟均有继承资格,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予以分割。

第二种意见认为,土地征用补偿款不属于遗产,土地征用补偿款应当由其生前所在的土地承包户享有,即甲一家享有。理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即家庭承包是以农户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这就决定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与一般意义上的继承不同。家庭成员 死亡,并未导致农户的消亡,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相对方仍旧存在,其他家庭成员可以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继续耕种。本案中丁已经于2005年农历5月15日死亡,但其承包地仍旧由甲一家续包耕种,该承包合同并未终止,故以甲的家庭为农村土地承包户的承包地并不发生继承,该土地补偿款理应由承包户甲一家所有,属家庭共有财产。此外,该土地赔偿款不是继承法所规定的公民死亡时的个人合法财产范围,不应按照遗产继承。乙、丙提出其父丁的土地补偿款继承权的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应当支持。

二、农村朴素思想下的征地补偿款分配原则

笔者邀请杞县县城周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座谈,征求了村民对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意见。村民对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认识一致。

(一)杞县农村土地分配现状

参加座谈的村民介绍,1982年底正式将集体土地承包到户,1990年进行了调整,此后没有再行分配过土地,1996年左右村委会与农户签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载明三十年不动地。从此以后,基本上是按照“添丁不添地,减口不减地”的原则执行,各户土地总量不再变化。在当初分地时,原则上是以家庭为单位,实际操作上是按照“人头”分地,在家庭内部“谁有地、谁无地”问题分得很清,不存在模糊认识。

(二)征地补偿款分配的朴素原则

1、补偿款的发放原则。补偿款按照家庭为单位发放,以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确定补偿款。家庭内部分配问题,由家庭内部自行解决。原则上谁“有地”(有地,指初次分配土地时其作为家庭成员分配到了应有的一份土地)谁就有权利分到钱,但也存在例外情形。

2、出嫁女分配问题。一是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用的,出嫁女在出嫁前在娘家有地的,出嫁后土地被征用给予补偿款的,出嫁女应当获得其在初次分配土地时分配的土地面积的补偿款,在家庭获得土地补偿款后应分给出嫁女一份。二是父母去世后土地被征用的,出嫁女没有随父母生活而由其他子女赡养父母的,出嫁女不能获得土地补偿款。

3、兄弟之间分配问题。一是共同赡养父母的情况下,父母的土地补偿款兄弟之间平均分配。二是签订“生不养死不葬”协议的情况下,由赡养父母的儿子负责赡养父母,父母的土地补偿款由赡养者获得,父母的土地按照谁赡养谁耕种的原则,通俗的做法是按照谁种父母的地谁获得土地补偿款,农民朴素地认为父母去世后谁种父母的地,就视为父母在生前对将来可能发生土地征用补偿等问题进行了交代、分配。

4、添丁减口分配问题。一是因结婚、生育增加人口的情况下,因土地没有重新分配,增加的人口没有增加土地,则按照谁有地谁有补偿款的原则进行分配。二是减口问题,如初次分配土地时有地,因到外地参加工作、转户口等原因不再耕种土地,但不否定其“有地”,在分配补偿款时通常也考虑其份额,除非其自动放弃。

三、解决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问题的现状

目前,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在 法院没有高度统一的认识,在网上查到的案例和观点也不尽相同,大部分案例的处理遵从的是土地征用补偿款应补偿给耕种土地的家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具备获得补偿款的资格。

,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不属于收益范畴,它是对失去耕地人的损失补偿及安置补偿,不属于继承财产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四条第规定:“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法律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承承包的,按承包合同办理”。本条规定的是个人承包问题,而未规定家庭联产承包问题。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因此,家庭土地承包方主体是农户,并非家庭的每个成员,每个家庭成员不具有独立的家庭土地承包权。如果家庭某个成员死亡的,按照三十年的承包期不变,不存在承包经营权的继承权问题,其承包经营的土地就应当由其他家庭成员继续承包耕作。家庭成员死亡后,其民事主体资格已经丧失,不能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管理和使用,已经不是土地承包经营主体中农户的成员,所以其不能再对土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征用补偿款也就不能成为其个人的遗产。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规定:“承包方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可见能获得土地补偿费的是承包方,承包方即农户。对已死亡或丧失家庭成员资格的人丧失了农户成员的身份,自然无法获得补偿,对于可能成为还未成为该农户成员的人也不能获得,所以只有农户现有成员才能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因此,能够获得征地补偿款的人是在征地补偿方案确定时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

四、对解决农村土地补偿款纠纷问题的思考

农村土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逐渐增多,此类纠纷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产生消 影响。笔者经过调查分析,总结探索了解决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问题的思路。

从法律规定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这两个规定明确了取得分配农村征地补偿款的资格条件,一是必须是家庭成员,二是必须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法院审判实践中,要 先根据证据与事实判断其取得分配权的资格问题,依据上述法律、司法解释条文判决。

在这方面要注意一个问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般以户籍为主要依据来确定,而家庭成员的确定存在模糊认识。“家庭”的概念在法律上没有完全定义的表述,在百度百科中家庭的概念表述为“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或共同经济为纽带结合成的亲属团体。”在实践中存在兄弟姐妹之间不分家、分产不分家、分家分产等多种复杂的家庭内部关系,家庭成员的确定问题没有详细肯定的法律依据。笔者认为,家庭成员的确定问题是一个法律空白。在我国的立法原则上,坚持始终贯彻司法的人民性,尊重社情民意也是社会主义司法本职要求。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依法办案,优先适用法律,在法律规定空白或模糊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运善良风俗习惯所体现的事实内容和行为规则来综合分析,认定案件事实和决定处理结果。在家庭成员的确定上,应根据当地的善良风俗、农民的朴素认识和家庭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认定。

在解决农村征地补偿款纠纷案件时,要正确处理善良风俗与法律强制性规定之间的关系,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要依法裁判,对法律规定空白或不明的,要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善良风俗和民意认定事实,本着化解矛盾,案结事了的原则处理此类纠纷。

一键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胜诉公告

更多

律师团队

更多
  • 董国女律师

    国女律师

  • 路永强律师

    永强律师

  • 孟雷律师

    雷律师

  • 汪庆丰律师

    庆丰律师

  • 张凤宾律师

    凤宾律师

  • 杨庆律师

    庆律师

  • 刘云律师

    云律师

  • 刘敬祝执行主任

    敬祝执行主任

一键咨询一键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楹庭动态

更多

联系我们

立即咨询
咨询热线:400-008-3855
010-88825707
010-88825708
010-88820298
拆迁电话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08号横琴人寿大厦12层
在线-留言 拨打-电话 了解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