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汇聚了华北地区几乎所有树种,甚至不乏“南来之客”迎冬迁徙傲立北方;这里虽地处平原,却有“山货”安家,人参、核桃、花椒、栗子应有尽有;这里有 为罕见的井群,规模之大让人目堂目;这里在一个月前还是长有一片麦苗的千亩良田……。
记者来到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卞官屯村时,一位老人做了上述介绍,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映衬出来的却是满目凄凉,还有庄户人家说不出来的心酸与愤恨。最终,“退耕造景”该由谁来买单成了农民们心中解不开的结。
难还“一口价”农户“舍地求安”
据卞官屯村农民介绍,此前,为建设“环渤海农产品[14.13 0.14%]物流交易中心”该村曾被征地600余亩,补偿按照 和天津市政府现行规定标准进行补偿,即:每亩地补偿标准为2万元,此外,地上物补偿按照 有关部门的评估标准补偿。然而,以地为生的农民认为,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所给补偿金额不足以补偿被征地农民损失,拒绝征地,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不久后,村里突然来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手里拿着《征地表决书》挨户要求签字同意,稍有不顺从就骂骂咧咧的恐吓我们,说要把我们带走……”一位亲历强制表决的农民回忆说,“农民们胆子小,不敢招惹他们,怕自己真的出了事,为了地不能赔了命,就都签了。”当记者问及有没有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向当地主管部门反映时,该农民无奈地说,“报警了,110也打了,也通知了村里,村里说管不了,警察说那是协助政府行为,不管。”地被征走了,地价是改不了的,能做“文章”的就只剩下地上建筑物了。
一些被征地农民对记者介绍说,2万块钱的地价确实太少了,但是在地上物评估上还是给了我们很多照顾,地上有的东西,哪怕插了铁杆儿都能得到很高的评估补偿,综合计算还是能够接受征地结果的。
风声再起 村干部一马当先
经历了“前车之鉴”,农民们开始长了“心眼儿”,也似乎知道了其中的“潜规则”,各自心中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10月20日左右,一些村民发现村干部的地里发生了变化,原本一尺高的麦苗,有的被“退耕还林”种了果树、花卉,有的地方还打了许多的井。
一位在田里耕种了半个世纪的老人对记者说:“我们这里是平原,地肥水好,根本用不着打这么多井的,一口井,一个小水泵都能溉过来,这样打井肯定不是为了种地。”“又要征地了?”一些人开始从中嗅出些什么,暗自搞起了各自的“地上物”。
10月22日,征地消息被公开,此次该村被征地约1000亩。公告后,村主任韩梅(音)多方游说,鼓励大家破田造景赢得地上物补偿金,用她的话说就是“嫌地价低,就赶紧拿地上物作文章”。而她自己更是身先士卒,投资建设些本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征地十日 千亩良田旧貌新颜
在韩梅的带动下,短短十日,1000亩尺高麦田面目全非。此举惊动了方圆百里内的各大苗圃,韩梅也招引来树苗商供村民选购,与此同时,各个打井队的生意也是异常红火,最多一户竟然共打井50口。
一些村民笑着说:“刚种完时可好看了,什么树都有,只要你能想到的,咱这都能看到,就是晚上不敢去,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井里。”他指着另外一同村村民说,“看见没,这就是我们村里面种人参的,种了7万块钱的人参苗。”“家里有三万借了四万,种了七万块钱的参。”当记者问及人参长势和未来收获利润时,这位种参农民摇摇头说:“这地方哪是长参的地方,种这个全都是为了政府征地评估用的。”据初步统计,短短10天,用于这1000亩良田的地上物“造景”费用竟达1500万元,最多一户“造景”费用多达20万元。
戛然而止 如此造景谁收场?
10月25日,南蔡村镇人民政府发现千亩良田华丽变身后发出通知,叫停因征地打井、植树等弄虚作假行为,并对支持工作的农民每亩奖励4000元。而此时人们早已忙于“造景”无暇顾及这份奖励微薄的通知。
待一切完工静候征地实施时,政府对征地事情突然悄无声息,经询问,镇政府表示“不征了”。此时,那些“征地造景”的农民脑海中的巨大问号可想而知。
“地是种不了了,全毁了,一亩地打二十口井容易,填上就难了。很多树不是咱这种的,活不了,麦苗没了,什么都没了,为了种树、打井找人借的钱也还不上了……”卞官屯村老书记不由得感慨说,“退耕容易还耕难。”农民因为盲从和“小聪明”最终害了自己,然而,我们不得不深思,是谁造成了眼前的一切,是谁该为这一切负责?不管谁是谁非,这1000亩良田显然是很难复耕了,如果真的政府“不收”,那么这场闹剧又该如何结束呢?